为提高特殊儿童的文明程度,推动西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持续深入开展,西乡县特殊教育学校依据校情,常态化开展系列教育活动。
利用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了解粮食和食物的生长及制作过程,具象化呈现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让学生懂得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”。其次,在餐厅吃饭时要求学生不大声喧哗,细嚼慢咽,不剩、不乱扔饭菜,做到碗净桌净,并由老师监督。如今,学生良好的用餐习惯已经养成。
“老师好!”“叔叔阿姨好!”一声声或清晰或含混的问好,是特教校园最美的声音,也是学校长期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体现。特殊儿童受教育程度低,刚进校时,多数孩子行为习惯差、衣着不洁、自卑胆小、怕见生人。老师们耐心地教他们洗手、洗脸,正确的站、坐姿,有序地玩耍,一个字一个字教发音……在全体老师热情地鼓励,日复一日地训练下,如今的学生衣着整洁,开朗自信,见人打招呼已成特校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特殊儿童安全意识差,为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,学校千方百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。首先聘请县检察院检察官为法治副校长,定期来学校为学生讲安全知识,模拟斑马线、红绿灯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交通规则。其次,利用家长会、班会、下午放学前十分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讲;精准摸排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。要求家长和孩子坚持“一盔一带”,坚决杜绝酒驾和醉驾。